〔記者方志賢、魏怡嘉/綜合報導〕高縣1歲多王姓男童因膝關節腫脹、疼痛,連看好幾個醫師,病情未好轉,一度懷疑長了腫瘤,轉診高雄長庚醫院,X光檢查骨頭遭侵蝕,手術清除壞死組織,送病理檢查竟感染結核桿菌,目前接受抗結核病藥物治療中。
高雄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濤說,男童經X光檢查,發現骨頭遭到侵蝕,抽血沒有明顯感染,手術清除壞死組織,送病理檢查化驗,確認是結核桿菌感染。
細菌培養失敗 藥害救濟不成
家人懷疑是打卡介苗造成的,欲申請藥害救濟,但醫院進行的細菌培養,卻沒有培養出結核桿菌,無法與卡介苗的菌種比對,難以確認與打卡介苗有關。
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,卡介苗是活的疫苗株,所以小寶寶接種卡介苗後,的確有感染結核桿菌的可能;同時注射卡介苗疫苗並不保證有100%的保護力,也有可能抗體產生失敗。
再者卡介苗打完以後,約有2個月的抗體產生期,在這段時間內,小寶寶還是沒有抗體,大人帶小孩子出入公共場所仍要特別小心。
高縣衛生局表示,仍會收集男童相關就醫紀錄,送衛生署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,幫家屬爭取藥害救濟。
高縣近3年有2名嬰幼兒確認是疫苗所致,並取得藥害救濟;一是6個月大男嬰,打卡介苗後,腋下遭感染,救濟金額1萬元。另一名1歲半的女童,其胸骨遭感染,手術、住院費用較高,救濟金額為60萬元。
高雄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,民眾若身上皮膚長了膿瘍或骨頭慢性感染,遲遲治療不好,可能要懷疑是結核菌感染;若是幾個月大嬰兒,且打卡介苗後半年到一年內發生,就要懷疑與打卡介苗有關。
黃高彬說,因卡介苗感染結核菌,一般都在幾個月大的嬰幼兒,出生注射疫苗後,約半年到一年內發生,而發生的部位大都集中在腋下或前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